1.0 目的
明確鉆孔檢驗標準,保證鉆孔質量符合規定要求,提高鉆孔檢驗質量和效率。
2.0 范圍
適用于品質部鉆孔檢驗工序。
3.0 職責:
檢驗員按檢驗標準進行質量檢驗并做好相應記錄。
4.0 定義:無
5.0 流程:無
6.0 作業描述
6.0.1孔徑測量:按《制造說明》中規定,板邊尾孔數與《制造說明》要求孔數一致。其次按尾孔排列順序用針規進行測量。
6.0.2 雙面板必須測量板厚及銅厚:
用千分尺測量板厚。
計算方法:芯板厚度小數點后一位數表示已包括銅箔的厚度,例如:0.5 1/1
(含銅)小數點后兩位小數表示不包括銅箔厚度,例如0.51 1/1(不含銅)
6.0.3 對點圖:將檢驗臺底燈打開,點圖方向孔與板一致。
A.雙面板直接將點圖與板邊定位孔對準,判定有無鉆偏、鉆大孔、多鉆孔、點圖外圍線不允許與板發生整體移位,導致板邊一條邊寬一條邊窄。
公差:保證板邊四周寬度:5—7mm
≥4層板對點圖以層壓3個靶孔對準進行判定有無鉆偏、鉆大孔、多鉆孔。
判定方法:鉆偏:點圖對準板邊定位孔,如果圖形中間有透光為鉆偏。
鉆大孔:點圖對準板邊定位孔,明顯板上的孔大于點圖的孔。
多鉆孔:點圖無孔,板有孔為多鉆孔。
B.將點圖整體平行向一個方向移動2MM,點圖與板對應有無漏鉆孔。
重點檢查缺陷:多孔、少孔、鉆大孔、鉆小孔、粉塵塞孔、孔邊披峰、孔未鉆穿、孔變形、銅面擦花/露基材、板面污染、鉆偏孔。
粉塵塞孔:目視;將檢驗臺底燈打開,板對著底燈檢查,為透光并且孔內無任何異物不影響孔徑為OK,不透光為塞孔。
孔邊披鋒:目視;檢查孔邊有無銅箔翹起并戴棉手套觸摸板面有無刮手套掉毛絲現象。
目視、針規測量;將板對著底燈檢查兩面孔口有無一面大一面小,或者用針規測量發現針規不能完全插入孔內,當插到孔底被堵住為孔為鉆穿。
孔變形:目視、點圖;要求長形、圓形、或其它形狀,實際孔與點圖不符,變成其它形狀。
擦花露基材:目視;檢驗員對外線菲林判定是否在線路上或焊盤上再做報廢處理。
銅面擦花:目視;分有感擦花和無感擦花兩種;用手觸摸。
板面污染: 目視;板面不允許有無膠跡、油污。
孔壁粗糙度:鉆孔首板打切片用顯微鏡檢查切片粗糙度;≤25um。
6.0.4 檢查頻率:≥20PNL按照3%進行抽測底板孔徑,<20PNL孔徑抽測1-2PNL。
6.0.5 檢驗要求:每臺機每個軸底板、面板必須分開轉QC檢查,每臺機每個軸需在板上有相應的標識。